深化数字智能管理认知 MBA师生参访梅卡曼德机器人

发布者:学院网络信息员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10


2025429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24MBA全日制数字智能管理方向学生、MBA培养主任杨成宁博士一行走进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机器人产业园的梅卡曼德机器人上海销售交付中心作为《企业管理数字化多行业案例》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此次活动令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促进了数字智能管理理论与智能制造实践的有机融合。



沉浸式展厅探秘:解锁工业3D视觉技术的全场景应用

师生团队首先走进梅卡曼德2号展厅,梅卡曼德技术学院院长白权先生亲自担任讲解在无人化、智能化工业场景展示中,系统了解Mech-Eye工业级3D相机的核心优势——高精度、高速度、抗环境光及抗反光性能,可快速生成高质量3D点云数据,高质量满足工业机器人复杂场景下的各类需求。



展厅现场通过动态演示,生动呈现了视觉引导技术在多行业的创新应用:例如在汽车行业:金属件无序上下料、高精度在线测量;物流行业:视觉引导单SKU纸箱多拆、多SKU纸箱混拆技术,实现不同规格货物的高效分拣汽配与新能源行业:视觉引导周转箱拆垛(应用于汽配厂)、电芯拆码垛(应用于新能源锂电池生产),显著提升精密部件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针对重物拆垛场景,视觉引导技术通过无人化操作降低人力成本,规避人工搬运风险,为工业安全生产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技术赋能管理:深度解析智能制造的底层逻辑

5号职场会议室的讲师分享环节,白权院长结合数字智能管理方向,从技术原理与产业应用双维度展开分享介绍梅卡曼德以“推动智能机器人无所不在的存在”为使命,聚焦3D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覆盖硬件(Mech-Eye系列相机)、软件(Mech-Vision视觉软件、Mech-DLK深度学习平台、Mech-Viz机器人编程软件)的全栈产品矩阵,服务全球50+地区,落地超15000台设备。  

白院长还通过解析Mech-Eye相机如何通过结构光技术实现高精度成像,Mech-DLK软件如何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解决复杂场景下的物体识别与定位难题技术原理与管理价值进行了知识普及。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技术投入与管理成本平衡”“多场景解决方案适配”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认识到了技术创新对运营管理模式的重塑。


产教融合再升级:构建数字智能管理实践闭环

此次参访是上海师范大学MBA数字智能管理方向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师生通过“技术观摩——原理解析——案例研讨——互动答疑”全流程,深入理解3D视觉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逻辑,以及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决策的赋能路径。同学们表示,从展厅中无人化产线的高效运转,到软件平台的无代码操作,再到多行业解决方案的灵活适配,切实体会到“技术是手段,管理是目标”的深层内涵,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落地策略”“智能设备投资回报率评估”等管理命题有了更具象的认知。师生们直观感受到3D视觉技术如何通过“机器替代人力”,重塑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流程,深刻体会到数字智能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成本中的核心价值。


作为《企业管理数字化多行业案例》课程的延伸,后续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将持续推进“走进标杆企业”系列活动,带领MBA学生深度接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助力学生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技术洞察+管理创新”的复合能力,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培养兼具技术视野与战略思维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