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25年3月26日,上海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王周伟教授、培养主任杨成宁博士带队上海师范大学24级MBA全日制学生,在《企业管理数智化多行业案例》课程中走访了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
学生们了解了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的发展、数智化车间的转变,近距离体验了智己LS6、MG Cyberster等热门车型。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工厂观摩了自动化生产线与部分智能组装技术的实际应用。上汽乘用车通过“5G+工业互联网”架构,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实时数据监控与智能决策,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
在交流环节,上汽乘用车制造工程部高级经理戴鹏聚焦五“智”应用场景,包括智生产、智品质、智工艺、智物流、智运营,对数字化智能制造转型背景下的上汽乘用车展开“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介绍。他表示,全业务链数字化运作主要体现在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工艺规划、排产、内物流运作、生产及供应商间打通,从而助力实现制造效能飞跃式的提升。期间,戴经理还展示了公司智能制造规划蓝图,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上汽乘用车整体战略目标与规划的理解。
在座谈环节,围绕“数智化转型对供应商管理的影响”“智能工厂需要的管理者人才画像”“数智背景下JIT生产模式的转变”等议题与戴经理展开深度交流。戴经理表示,公司积极进行数字化改革,从数据采集到下单生产,每一环节都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下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协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真正将“降本增效”从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实践成果。并通过动态调整人才需求,从选拔、培训等多个环节,支持人才培养,保证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才供应。
此次参访活动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落幕,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企业参访不仅直观感受到了智能制造的高效生产力,更对目前汽车产业的全业务链数字化运作有了系统的认知。从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到企业战略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践行“上汽行 皆上乘”的愿景使命,上汽乘用车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商业案例,也让我们意识到持续改进与追求卓越融合的重要性。
供稿:2024级学生 于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