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MBA教育网》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教授做客《院长谈》系列访谈,深度解析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商科+教育+人文”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与战略布局。访谈中,刘江会教授围绕商科教育革新路径、跨学科人才培育模式、产教协同生态构建及人文精神赋能等维度展开阐述,强调通过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师范教育底蕴与商业实践资源,打造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商科人才。此次访谈为考生揭晓了上海师范商学院和MBA项目以“守正创新”为核心,推动课程改革与文化育人深度融合的实践蓝图,进一步明晰新时代商科教育的转型方向。
访谈精彩内容摘要
Q:能否请您先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上海师范大学?
刘江会院长:
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4年,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同时在文、理、工、管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全球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一所备受认可的高水平大学。
Q:上海师范大学不仅在教师教育领域享有盛誉,还在其他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接下来,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
刘江会院长: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过去30年中,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经济、金融和管理人才。我们形成了本科、硕士、留学生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注重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目前,学院拥有9个学术型硕士项目、3个专业型硕士项目,以及多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对商科教育挑战,学院紧扣结构转型、专业学位教育做大做强、国际化办学提质增效等中心工作,大胆创新,寻求突破,坚决贯彻实施“PRIDESHIP”九大战略举措,聚焦数智化、国际化,努力成为与上海全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商学院。
Q: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是2021年创办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能否请您重点介绍一下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的独特定位和特色方向?
刘江会院长:
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通过“守本、借势、创新”的差异化战略,迅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首先,“守本”就是遵循MBA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案例教学、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教学内容的持续改进。我们的课程体系以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采用案例教学为主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
其次,“借势”是我们的关键策略。我们借助上海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和人文学科领域的深厚底蕴,打造了“商科+教育”和“商科+人文”的特色方向。例如,我们开设了“教育运营与管理创新”方向,这是我们的王牌特色。我们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了如“教育领导力与团队建设”“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管理创新”等特色课程,并通过“影子校长践习”“学校管理与领导案例工作坊”等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教育行业的真实场景,培养教育领域的管理创新人才。
此外,“创新”体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上。我们与业界合作开发了“企业开放创新与技术市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典型案例与实践”、“商业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并建设了案例中心,提升教学质量。我们的管理会计课程入选了全国管理案例教学精品课。
Q: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MBA项目在教学质量保障和学生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
刘江会院长:
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利用AACSB国际认证的契机,我们构建了包含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双循环课程管理系统”,确保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还引入了学监制度,负责监督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开发了5门案例精品课和3门在线示范课,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全国案例大赛,培育了多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此外,我们还通过与德勤中国、中国银行等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前沿的课程资源。
在人文素养方面,我们精心打造了“博雅人文讲堂”,开设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讲座;设计了“行走人文课堂”,通过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促进学生的人文养成。我们还通过“老字号新活力”案例工作坊,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Q:在全球产业价值链重构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MBA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请问您对学院和MBA项目未来的发展有何新的考虑?
刘江会院长:
首先,我们将更加强调开放与协作。2025年,我们将在国际合作上重点发力,拓展国际交流项目,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我们已经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启动了MBA双硕士学位项目,并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机会。
其次,我们意识到相对于AI时代商科人才需要而言,传统商科教育存在系列弊端,比如教学目标和内容与AI时代对深谙数字技术与商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落差、线性决策人才培养模式与AI时代强调的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相去甚远、学科孤立与AI时代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大相径庭、伦理和社会责任教育缺位与AI时代倚重“向上向善”商科人才的需求不适配、传统“教书匠”与AI时代的“智慧型教师”存在霄壤之殊。
为应对AI变革对商科教育的上述挑战,我们将构建“AI素养+专业核心+场景应用”的三层课程架构,探索“1(AI通识)+N(专业模块)+X(实战项目)”的混合培养模式,为适应AI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设计了基于“项目+案例+行动”驱动的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并构建了“跨时空”的三维育人和“中长期学习者成功”评价体系。同时,我们努力帮助教师的角色实现三重转变,即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向:学习的陪伴者和价值观的引导者、转向学习动力激发者、转向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
最后,我们将强化社会责任感,如推进“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MBA专项招生,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的MBA项目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商界领袖。
通过刘江会院长的精彩分享,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的发展思路、特色和成效。特别是“商科+教育”和“商科+人文”的独特定位,以及在教学质量保障和学生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都让人印象深刻。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将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访谈最后,刘江会院长送上了对所有MBA考生的寄语:
师大启扉,迎菁英共研商道
上海师范大学MBA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