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2日晚,MBA“博雅讲堂”第10期在商学院六教A108教室顺利进行,这也是本学年“博雅讲堂”的收官之作。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金雯以“情感与媒介”为主题,从“基础研究”和“当下媒介环境中的情感问题”两个角度,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学盛宴。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主任詹丹教授主持。
金雯教授首先回顾了情感的双重性,指出情感不仅是具身感知的直观反应,也是认知的极限。情感的直观论认为情感是身体变化的直接感知,而建构论则强调情感的不可名状性、模糊性和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特性。
讲座进一步从媒介化的角度审视情感的双重性,金雯教授引用了维特根斯坦之问和胡塞尔的理论,探讨了情感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复杂联系。随后提出,想要“直观”地呈现情感是18世纪以来许多文学作品的旨趣,但它们也意识到情感无法绕过文字或视觉媒介而直接展现自身。
金雯教授通过分析18世纪的小说,如理查逊的《帕梅拉》和歌德的《亲和力》,展示了情感如何在文学作品中被呈现和理解,揭示了情感的媒介性,即情感的表达和理解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媒介。
在现代媒介环境中,情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金雯教授强调,情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育辩证情感,以促进公共生活中的情感健康和道德决断。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就当下人们看短视频这一热点,探讨人们看剧只追求快,对剧片中的细节、情感淡化,是否忽略掉了情感需求。金雯教授谈到,正是因为人们的情感需求变得更加强烈,才想要直奔主题,看到剧中最戏剧化的场景,这一急迫的情感需求被放在了第一位,因此才会产生这一现象。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不仅对情感与媒介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表达和管理我们的情感有了新的认识。金雯教授最后讲到,人们倾诉是天生的,而倾听是后天的修养,倾听的过程即是一次次的研究,引导我们做一个有修养的倾听者。
至此本学年上海师范大学MBA博雅讲堂圆满落幕。博雅讲堂的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深厚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培养学生对人性的关注、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自身修养的提升,向上向善,实现自我超越。
本学年的博雅讲堂,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从《颜氏家训》到《红楼梦》,从老庄哲学到海派文化,每一次讲座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文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共鸣,是智慧的启迪。让我们以博雅讲堂为起点,学识涉猎广博、举止端正优雅,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探索与前行,让文学的光芒照亮我们的人生旅程,以人文点亮这个世界。
(供稿:罗楷相 摄影:许锦玲)